本文作者
朱红勤,1958年出生于太原,高中毕业后曾为插队知青,山西大学历史系77级本科生,北京大学85级研究生,历史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和参编各种著述十多部。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课题多项,先后获得教育部和各类教学与科研奖励20多项。作者:朱红勤
作为岁月的烙印,照片定格的画面中凝结着记忆。拂去时光的尘埃,一幕幕往事生动地从脑海中浮现。
(图1)1978.3.17插队知青好友合影及所送影集
(图2)1976年夏季农场收麦留影
打开插队同室好友李卫东赠送的相簿,最先出现在眼前的是扉页左下角那张我与插队知青的留影。小鹿是我的昵称,后排左一为卫东。(图1)照片拍摄于1978年3月17日,第二天,我便前往山西大学报到。读到相片上“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的字句,不由回想起那三年多同甘共苦的插队生活。初春小麦返青时,我们白日打埂施肥,夜晚看泵浇地。一群小姑娘头戴雷锋帽,身穿军大衣,女扮男装劳作在田间,耳边是深井水泵极有穿透力的轰鸣声,改垄堵漏,彻夜不眠;盛夏“龙口夺食”时,四、五点天刚蒙蒙亮,我们便早早起床,一同赶到地头开镰(见图2),紧接着又在小麦脱粒机前连续奋战20多小时,直到次日的黎明。脱粒机扬出的灰尘使我们个个面如包公,还不忘互相戏谑。照片折射出我们插队岁月的风景,也记录了我的知青身份发生转变前那段最后的时光。
看到(图3)(图4)山西大学学生证、校徽和佩戴校徽的毕业照,我从中感受到了1977年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的温度和力度。重新恢复已被中断11年之久的高考制度,不仅对国家和社会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也改变了一代青年人的命运。我有幸搭上了恢复高考的头班列车,于1978年3月18日跨入山西大学校门。蓝皮金字的山大学生证和白底红字的校徽,标志着我的人生轨迹在这一刻出现了拐点,由昨日“扎根农村干革命”的一个插队知青,转变为一名历史系大学生,并且正是以此为基石,得以日后走上大学教师的岗位,成为终身教书匠,用知识为更多年轻人提供选择人生道路的机会。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照片给我们留下宝贵记忆的同时,也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历史。
(图5)1982年1月14日,山西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留影
(图5)是七七级历史系师生历次合影中人数最多的一张,弥足珍贵。凝望着就坐于前排教授我们课程的地方史名家郝树候先生、历史系主任开创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先河的乔志强先生、国际关系史大家程人乾先生、清史专家任茂棠先生、捻军史权威江地先生、经济学家刘子威先生,还有缺席合影曾给我们授课的古汉语专家崔凡芝先生、中国古代史专家罗振岳先生、哲学教学名师梁鸿飞先生、被誉为毛泽东一字之师的著名唐史专家罗元贞先生的身影,也同时从脑海中一一浮现,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图6)1978.5.26,与崔凡芝老师晋祠考察留影端详珍藏在影集中的这张合影,崔老师当年在我心中的印象立即鲜活起来。崔老师既是我们的班主任,又是教授专业课的老师,优雅知性,仪态端庄,和蔼可亲,平时说话总是笑眼盈盈。崔老师管理班级张弛有度,同时在生活上也对我们照顾有加。更为印象深刻的是,第一、二学期开设的《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是历史专业入门和深入研究的基础课程,也是关键课程。崔老师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学识渊博,古籍底蕴深厚,讲课珠圆玉润,条理清晰,层层深入,引导我们“领略历史学科的宫墙之高,室家之美”,并激发我们对问题的探究热情和兴趣。听崔老师讲的课程启迪良多,使我受益匪浅。(图6)是1978年5月26日,结合《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内容,全班同学到晋祠考察时,我们宿舍五位同学与崔凡芝老师的合影。由衷地敬佩崔老师的学识、人品和修养,是我心中的楷模。
(图7)1986年,郭吾真教授与常风教授夫妇于山大住宅书房留影(陶文实摄)(图7)我从一本《山西大学》校刊纪念画册上翻拍的照片。郭吾真先生在中国近代史方面造诣精深,当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的负责人,是一位极有修养且博学多识的女教授,也是我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郭先生早年是山西省第一个考取清华大学的女生,与吴晗是历史系同班同学,后曾在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郭先生待人谦和,温文尔雅。每一次求教,她都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既高屋建瓴又切中肯綮,令我受到深刻的启迪。她还教导我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文献资料,写文章要深入浅出,不可言而无物,却咬文嚼字。我的毕业论文交完初稿之后,大到内容结构,小到标点符号,郭先生都悉心指导,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成绩为“优”。这是老师的鼓励和鞭策,也是我向四年大学生活交出的一份答卷。毕业时,郭吾真先生特意赠送我们6位论文受她指导的学生每人一个亲笔签名的棕褐色硬皮笔记本,至今仍放在我的书架上,这将成为永远的纪念。她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并一直影响着我之后的学习和工作。“文革”时期,国家对中小学教育实行九年一贯制,我是头一拨。从小学到高中,从未开过历史课。除自己零星读过一点有关历史的读物之外,完全为史学小白。大学四年,在诸位风格各异、学养深厚的先生谆谆教诲下,我不仅领略到人类历史的博大精深和风云激荡,更收获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分析事物的思维方式,提升了人文素养。这些教益使我在毕业后的考研、教研乃至生活中终生受用。我在大学所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国家安全地理、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现代国际礼仪、外交礼宾礼仪、礼仪的人文精神等一系列课程及讲座,离不开山西大学的文化熏陶,更离不开老师们的史学培育。毕业离校后,无论身在何方,无论岁月长短,我们始终情系母校,难忘师恩。影集中珍藏着的一帧帧师生合照,正是师生情浓、母校情深极具代表性的缩影。
(图8)1997年2月,历史系77级学生与老师相聚忻州留影(图8)是历史系七七级学生与老师于忻州顿村温泉度假村的合影。1997年2月,在我们毕业15年之际,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师生聚会活动。谢谢徐方等同学不辞辛劳的组织联络和石民民辛苦忙碌的周到安排。阔别15年,师生相见是那样兴奋和欢快,互道前尘往事,把酒言欢的场景至今在我的脑海中仍清晰可现,真可谓“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图9)2002年历史系七七级毕业20周年山西大学留影(图9)2002年5月7号,即参加校庆前一天,七七级学生与老师在山西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门前留影。这张合影很有意蕴,2002年是山西大学百年诞辰,也是七七级毕业20周年,历史系师生欢聚一堂,共祝母校百年华诞,照片将这一刻记载了下来,使它成为永恒。当年给我们授课的许多老师,虽已银发丝丝,但交谈时和蔼的语气,真诚平和的态度,脸上展露的笑容,依然是那么可亲可敬。由于5月8号校庆之日,参加庆典大会的山西大学历届校友、国内外来宾和全校师生员工达四万多人,校内外诸多宾馆很早之前便被预订一空。感谢陈跃钢等同学多方联系,几经周折,方寻得一处合适的住所。
(图10)历史系七七级入学30周年师生聚会留影
(图10)2007年10月拍摄于山西大学教学主楼门前的这张合影,具有特殊意义,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1977年的10月。那年,国务院正式宣布恢复高考是在10月12日,《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以头条新闻发布恢复高考的消息是在10月21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使我们走进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考场。于是出现一种历史罕见的特殊状况,七七级和七八级大学生在1978年同一年的春季和秋季入学,又在1982年同一年毕业。若按传统的习惯称谓,同属1982届。为便于区分,根据考试年份不同,从这年起,中国大学生通常称“级”,而不再称“届”。是30年前十月份国家抛出的那根红线,使得我们与老师联系在了一起,结为师生情缘。选择这样的年份和节点返回母校,师生相聚,是那般的温馨愉悦,不胜感慨。当年给我们授课的任茂棠教授、刘书礼教授、陈文明教授、刘旭教授、何鈞汉教授、王文庆教授、黄仁杰教授、魏庆怀教授、张克教授,还有当年的系办主任梁锦秀教授和系团总支书记刘存怀老师,看起来还是那么的容光焕发,倍感欣慰。徐方等同学负责制作的“同学30年再聚首”活动纪实光盘,宛若流光溢彩的画卷。(图11)2018年3月18日,山西大学历史系七七级入学40周年留影2018年3月18日,我们历史系七七级同学再次返回母校,上面这张照片是在校内山西大学堂拱门前的合影。选择这个日子返校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四十年前的3月18日这一天,是我们入学报到的日子,由此,我们正式开始了在山大的学习生活。四十年沧海桑田,对母校和老师的思念依然如初,与同学之情仍然如故。
(图12A)2018.5.19,看望崔凡芝教授北京留影
(图12B)我与崔凡芝教授合影
当得知崔凡芝老师退休后居住在北京女儿家中的消息,经史海青同学联系与组织,2018年 5月19日上午,我们6个在京的七七级老学生,手捧鲜花前去看望。见到几十年未曾谋面的老师,那一刻激动而兴奋。更令我惊喜的是,已近耄耋之年的崔老师,精神矍铄,双目炯炯,记忆清晰,仍能亲切地叫出我们的姓名,知心畅谈往事,神态气韵一如当年,并在蔼然可亲中又透着一股慈祥的气息。祝福崔老师福寿安康,愉悦远长!如今,我已年逾花甲。尽管当年给我们授课的许多老师已经故去,再次回首往事,心中仍然充满了无限的怀念与感慨。感恩山西大学,感念我的老师!常言道:千年修得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读。在1978年春机盎然的时节,我们79人从四面八方共同走入山大,融入历史系77级这个班级。四年同窗共读,朝夕相伴,互励互勉,结下了至真至纯的同学之情。照片记载的瞬间直观而全息,每一张照片都是鲜活的历史在述说。四年的校园生活是形成同学情谊的重要基础。课堂上有我们求知若渴的目光,图书馆有我们孜孜不倦的身影,教室里有我们切磋琢磨的交流,讨论中有我们思想交锋的火花,宿舍里有谈天说地的八卦,文体活动洋溢青春的激情。由此,同学情谊被紧密粘连在一起。
(图14—16)我与徐方、王秀珍、高平、杨菲同一宿舍,毕业前在母校各处留影,依依惜别。大学四年,我们同舍五人,晨昏欢笑,响答影随,情同手足。徐方博闻强记,兴趣广泛,思想敏锐,爽朗风趣,口灿莲花而又不失机智犀利,聊天中她一串串生动的画面感语言和拖着长腔发而不叙的最后一个字,常令我或从中体味其深意,或忍俊不住捧腹发笑。秀珍的生日是12月25号,她是圣诞老人给世上送来的安琪儿,贤淑谦和,德性佳美,文史功底厚实,对我像姐姐般关爱。清晰地记得,在冬日下晚自习回屋的路上,寒风凛冽,她见我没戴围巾,立即将自己围着的(图16)那条灰色兔绒长巾围在我的头上。杨菲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做事用心,从“童工”至“厅官”,令人赞叹!大学时同学与亲友的联系主要靠书信往来,我俩会把盖有邮戳的邮票相互交换,毕业前她送我的蓝绿色集邮册一直保存至今。高平思维敏捷,内心笃定,目光炯炯,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不仅与我同一宿舍,还是我的上铺“同床”。每天夜晚,我总是仰望着这片璀璨的星空进入梦乡。不知从何时起,身姿矫健的陈建平悄悄出手,将我梦中的月亮变为他心中的太阳,尔后喜结良缘,开出班里罕见的一对并蒂莲。高平重情重义,毕业时特意送给我一张单人玉照(图17),至今我们仍然保持“藕断丝连”,同学之情地久天长。(图17)1981年12月,高平玉照
(图18)1982年1月,毕业前夕我和宁雪瑞、张爱萍留影对面宿舍还住有我的同窗姐妹六人,聪慧的学委令狐萍、秀美雅致的段小玲、秀外慧中的吕秀琴,知性大气的王琳,还有过从甚密的晋南同乡张爱萍和宁雪瑞。毕业时,我与宁雪瑞、张爱萍在太原鼎章照相馆的这张留影,激活了记忆深处的许多往事。品学兼优,真诚质朴,平和内敛是爱萍和雪瑞的共同特点。雪瑞眉清目秀,慧质兰心,温婉娴淑,笑声朗朗,待人热情且心灵手巧。大学时,我唯一的一件纯白色“的确良”短袖衫,就是雪瑞亲手量体剪裁,利用周末去党校姐姐家为我缝制,廓形掐腰合体,车线均匀平整。穿上它,心里美滋滋的,好不风光。我参加班里组织的北京社会考察和到西安毕业实习的照片中,都留有它的印记(见图21、24)。更难忘,1982年我毕业分配遇到的问题迟迟不得解决,心生郁闷,在春寒料峭的一天,乘火车从太原去运城,雪瑞给予了帮助和慰藉,进门吃到她特意给我做的一碗荷包双蛋龙须面,汤上飘着香油,撒着葱花,香喷喷,热乎乎,不仅口齿留香,暖身更暖心,至今回味无穷。初见张爱萍,印象最深的是她那双清澈的大眼睛,宁静中透着正直、善良、睿智、从容。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待人宽厚磊落,自律而有责任感。她既非舍长,也非楼长,经常主动维护楼道的公共卫生,默默地清扫厕所的积水,平凡之中见高尚。在学校时,我们俩喜欢一起诵读古诗词,一起去上晚自习,有时还一起散步聊天。想到这些,内心深处暖流涌动。毕业之后,爱萍工作兢兢业业,办事沉稳干练,做事有条不紊,凭一己之力和深厚的学养,在临汾地委宣传部脱颖而出。她从蒲县副县长到副书记,再转战临汾残联任理事长,殚精竭虑,开拓创新,工作搞得风生水起,上下皆赞,令我由衷的钦佩。如果她的工作平台能再高一些,定会成就更加斐然。(图19—27)去晋祠教学实践、北京社会考察、西安社会实习以及攀登西岳华山等集体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也进一步加深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情谊。更为可喜的是,在华山留下了一段由同学之情,升华为甜蜜爱情的佳话。段小玲丽质天成,美貌如花,博学睿思的盛北星在巍峨的华山,不辞艰辛,摘得了小玲这朵芬芳之花,二人情定华山,尔后结成连理,令班里同学羡慕赞叹不已。(图19) 1978.5于晋祠大门前留影
(图20)1978.5,晋祠圣母殿留影
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我们参观了圣母殿和殿前的鱼沼飞梁、还参观了难老泉、金人台、唐碑亭以及周柏唐槐。
(图21)1980.7.19 ,全班北京社会考察留影1980年7月12至21日,我们在北京进行了为期十天的社会考察。同学们攀登长城体察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参观故宫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畅游圆明园目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沧桑变迁……
1981年7月,我们利用暑假全班到西安社会实习,参观了秦始皇帝陵遗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临潼华清池、半坡遗址博物馆、碑林、乾陵和老子说经台等。
(图25)1981年登上华山北峰顶留影
(图26)华山过“脱俗石”后留影
(图27)攀越“鹞子翻身”后留影
西安实习之后,返回途中大部分同学攀上了以雄伟险峻著称的华山,足迹踏遍华山五峰,在很多有标志性的地点留下了珍贵的合影。“鹞子翻身”是从东峰通往下棋亭必经的一段绝壁险道,也是一条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挑战地。依稀记得,它的路径凿于上凸下凹的倒坎悬崖上,往下看如临深渊,寒索垂于凌空,须面壁从上往下挽索攀缘。当年的铁索链左右摇摆、不易抓牢,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无限风光在险峰,下棋亭相传是宋太祖赵匡胤与陈抟老祖下棋对弈输华山的地方,三面临空,四面环山,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图27)是攀越“鹞子翻身”后的留影,风景这边独好,陈坪已然陶醉,薛源则气宇轩昂。毕业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的联系和聚会多了起来。(图7—10)毕业15年和20年,入学30年和40年先后举行的较大规模同学聚会活动,将散落在天涯海角的珍珠重新串成美丽的项链,同窗情谊又增厚一层。此外,同学以各种方式传递心灵的问候,温馨如昨,岁月不断培育情谊的大树,使之枝繁叶茂。
(图28—29)2000年10月3日,北京西山大觉寺留影
大觉寺,是位于北京西郊的一座千年古刹。2000年国庆节期间,在宋大川精心安排下,太原来的同学和北京的同学及家人共十多位,观赏大觉寺的清泉、古树、玉兰和古碑,欣赏明慧茶院的茶文化,品尝戒堂改建为绍兴菜馆的美味佳肴,还在僧房改为客房的宾馆住宿一夜。同学两天的相聚相叙,欢快愉悦,时时忆起,很是温馨。大川看似沉默寡言,实则幽默风趣,古道热肠,学养深厚,通天文地理、晓易经八卦,博学笃行,长于考古和文物研究,精品巨作叠出。博士与教授持身并被聘多所名校博导,执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博物馆文化研究所之牛耳,兼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和多届市政协委员,驰骋政坛与学界,游刃有余,独领风骚。每每与他聊天多有收益,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有求必应,同窗情谊,铭记于心。(图30)2010年10月4日,杨嘉克奇石城园中留影杨嘉克勤奋好学,志存高远,先留校任教,又武大读硕,再进入中联部工作,然后弃官下海经商,劈波斩浪,业绩非凡,所藏奇石,数量甚丰,在北京南郊办有奇石城。2010年,李忠人的公子在全国著名高校人民大学金榜题名,夫妇送子入学,杨嘉克邀约在京同学到他的奇石城相聚庆贺。在宽大的庭院里,不仅有巨石点缀其中,还栽有果树,育有蔬菜。我们除畅饮畅叙之外,参观了琳琅满目的馆藏奇珍异石,还在院子里打枣摘菜,欢快的场景至今犹在眼前。(图31)2014年11月24日,张广善来京于圆明园留影2014年初冬,同学张广善来京出差,与张铁纲和我取得联系。我们仨人先是小酌小叙,然后又一道去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览,在大水法前留下了(图31)这张合影。张广善长期从事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是晋城博物馆的创建者和掌门人,著述颇丰。圆明园是中国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对于喜爱古建筑和古雕塑的张广善而言,自然成为百看不厌的不二选择。张铁纲与我曾同为山西日报社子弟,父辈相识,故我俩交流较多。他乐学善思,大学毕业后不仅在国内继续深造,还从日本获取学位, 视野开阔而行事周密,博学多才,谦德有光,待人真诚而热忱。这次圆明园之行,铁纲安排用餐,接送往返,选景拍照,乐此不疲。同学情,暖于心。 (图32)2017年1月19日,在京同学聚会于京西祥龙庭酒店留影(图32)史海青、王秀珍和杨菲的儿女,名校毕业留京安家落户,三位同学退休后来北京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我们趁机相约京西祥龙庭小聚,畅谈甚欢。史海青在山大只读了一年半本科,便考取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赴宁夏大学历史系执教,获得的奖励与荣誉多多,教授加身并兼宁大历史系副主任,直至退休。我们班为之骄傲! (图33) 2018年1月13日,李忠人、张世满来京留影
(图33)李忠人和张世满从太原的不同单位,因不同事由来京,机缘巧合,竟然在北京相遇。在京的同学闻之欣喜,于是欢聚一堂,可谓千里有缘来相会。张世滿待人热忱真挚,善于思考和探索,学术涉及古今中外,尤以研究旅游理论和实践见长,硕果累累,名副其实的山西首席专家,令人钦佩。李忠人谦和热情,勤勉致知,工作踏实,恪尽职守,臻于至善,由大学教师至党委“班长”,一路高光。忠人对我相助多多,殷殷情意永记不忘。
(图34)(图35)
(图36)(图37)
(图38)
(图39)
(图40)
(图34—41)2018年3月18日,历史系77级入学40周年山西大学聚会留影。同学情让久别重逢一如当年,叙同窗真情,忆同学少年,岁月刻在脸上的沧桑,阻挡不了相逢的灿烂笑容。同学相聚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看不到官职大小、分不出长幼尊卑,只管直呼其名。重温一同走过的日子,没有名利的杂质,没有物欲的浊流,只有同学的清纯气息,仿佛回到韶华灼灼的大学时代。
(图41)是一张有故事的照片,原本是我和秀琴,高平仨人以品字形结构合影留念,不料就在快门按下的那一刻,我右侧瞬间凑过来一位“党代表”,是桑宁耐不住寂寞突然亮相,并踩在高平身后椅背的下棱上,提升了自己的高大形象。之后,拍摄照片的张铁纲恶作剧,将这个合影裁剪成我和桑宁俩人的半身像,使之成为桑宁与我“夫妻照”的重要佐证。一张有趣的照片,说明即使花甲之年仍然童心未泯,同学分别数十年之后,“归来仍是少年”。桑宁帅气义气,宽厚谦逊,有为有成,睿智沉稳的外表难掩诙谐有趣的灵魂。平日里若有法律方面的事情咨询,他总是不厌其烦的详细解答,浓浓的同学情,让人感觉是那样的清新。张世满、王秀珍、高平、秦志敏、乔运鸿、张燕铭、梁力民、裴小敏等筹备组的同学为这次同学聚会,精心策划,不辞辛劳,感谢付出。(图42)2020年12月26日,香堂村丁东书房留影
香堂村位于北京昌平秀美的翠华山下,是演艺界、书画界、新闻界等各界名人聚居之地。当时,老班长丁东家面临强拆风险,我和张铁纲,桑宁相约前去慰问。各自分工购买了庆丰包子等熟食,到丁东家暢叙。宽敞明亮的书房四壁以书围墙,满屋书香。丁东思想深邃,坚守良知,勤于探索,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给同学每人赠送了他的专著。我们带去的是果腹之物,带回的是精神食粮。后丁东家化险为夷,聚会留下美好印象。
(图43)2021年6月20日,杨嘉克奇石馆办公室留影杨嘉克的奇石城,因近年当地政府要收回土地,在存废未决之际,我和丁东,桑宁,张铁纲前去看望。我们本想看看是否能出力帮着嘉克收拾打理,而他的本意则是为了分赠石艺让同学留念。今日家中玄关墙壁上悬挂的天然大理石画,正是嘉克所赠,每每看到它,心里都暖意融融。照片是形象的历史,从青春勃发到鬓染白霜,暮然回首,每一幅照片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上面这些史海撷珠的照片静默在那里,是一种回忆,也是一种陪伴,滋润人心。光阴荏苒,流年不居,同学之情却像陈酿的美酒,愈久愈醇,历久弥香。如今我们皆过六旬,有的已逾古稀,虽韶华不再,但夕阳正红,愿彼此记住美好,聚散两依依,珍惜当下,岁月无恙,幸福绵长。四年大学校园生活丰富而多彩。课堂学习之外,既有学术讲座和百科竞赛,又有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其中,排球比赛历史系女排和山西大学女排成绩骄人,给我们的学校生活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至今令人难忘。
这张1974年5月穿着三中校服的照片,令我想起了初识排球的往事。那是1972年夏季的一天,当时在临汾市三中初二读书的我,14岁,1米68,由于身高出众而被选入校队。启蒙老师吴炳文,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排球专项功底扎实,由此将我引入排球之门。次年,三中在全市中学生排球赛中获得女队冠军,我担任主攻手,从此与排球结下不解之缘。不久,我进入临汾地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利用下午课余时间和周末进行排球训练。遇有大赛时,便在这里吃住,封闭集训。教练祁治安,曾任省队教练,有丰富的训练和比赛经验,以球艺高超而又严厉著称。在不足三年的时间内,他带领我们一路过关斩将,直至挺进全国运动会的比赛大门,见(图49)。(图45)1973年临汾市中学生排球代表队夺冠留念1970年,晋南地区被撤销,重新设立运城和临汾两个地区。其中,临汾地区下辖18个县级区划。1973年春,以三中女排为主力的临汾市队,荣获临汾地区中学生排球运动会女队第一名。(图45)第二排左四为吴炳文老师,我在后排左二。
1973年为迎接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在上述赛事结束之后,旋又组成山西省中学生排球代表队,我忝列其中,在太原集训。(图46)是1973年初夏,我与山西省中学生女排代表队中的临汾选手合影。照片的场景看似在海边,其实,那是在集训场所太原四中附近的解放照相馆所拍,海水与椰树不过布景而已。在太原集训期间,出现了一个插曲。当时,山西省体工队女排亟待补充队伍,我和太原女排的周晓兰二人被选中,于是我俩被调往省队训练。三个多月后,高中开学,我们返校继续读书。(图47)是我离开省队返校前,与山西省女排部分队员留影。照相时值周末,家居太原市的周晓兰、杨家鸣、廖葵等未在其中。后来,周晓兰以正式队员身份重入省队,再入国家队,为中国女排三连冠建功卓著,被美誉为“天安门城墙”。虽然在省女排只寥寥数月,但毕竟接受的是专业队训练,排球技术明显长进,我与周晓兰在省队朝夕相处建立的友情亦保持至今。(图48)1974.8.15山西省第五届运动会临汾女排合影1974年7月11日,第五届省运会在太原拉开帷幕。经过激烈角逐,临汾女排获得季军。(图48)为8月15 日临汾女排队员佩戴铜牌合影,我在后排右一。(图49)1975.8.1参加第三届全运会排球预赛留影1975年,中国第三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全运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那年我17岁,属于少年组。(图49)是山西省少年男女排球代表队,去承德赛区参加全运会排球预赛途经北京,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后排右五女队教练祁治安,我在第二排右五。山西这支代表队,主要由五届省运会前三甲中的主力队员构成,当时我已插队,被临时抽调上来。这也是我上大学之前,参加的最后一次大型比赛。经过校队、少体校排球训练和地市、省队排球集训,拥有了较强的排球技能;参加从校级、地市级、省级乃至全国比赛,积累了一定的赛场经验,我和排球结缘的这段经历,对进入山大之后与排球再次结缘不无关系。看着上面那些照片,还令我回忆起当年在少体校集训时的学习情景。临汾女排具有一种喜欢读书学习的良好风气。1972年到1973年在周恩来主持下,曾出现人们所称的教育"小回潮"时期。那时,我们十几个队员同住在一个房间,一张黑色大长桌和一张黄色小长桌,并列纵向摆放在六个上下床中央。被统一拉闸熄灯之后,我们常会悄悄地点燃蜡烛,围坐在桌前,借助微弱的烛光,一起读书学习,补习被落下的功课。这种队风使我们养成一种习惯,无论训练多么累,无论在哪里比赛,都会自觉抽空学习。付出总是会有收获的。恢复高考后仅第一年,临汾女排就有5人成为七七级大学生:张晋云(图45第三排左一)考取山西师范大学,曹爱萍(图45第三排左五)考取山西医学院,崔红(图49前排右二)考取大寨农学院,彭慧考入山西大学体育系(图49第二排右四),我考入历史系。更为有趣的是,考入其他院校的这几位队友,在日后全省大学生排球赛中,竟由昔日同一战壕的“战友”,变为冲击夺冠途中的重要“对手”。
(图50)1982年1月历史系七七级女同学毕业留念
(图51)历史系七八级孙丽萍
(图50)这张40多年前全班女同学的“全家福”,虽然已经泛黄,却激活了大学时代我们在一起时的许多美好回忆,其中对共同参加全校排球比赛记忆犹新。记得1978年秋季,学校组织全校排球比赛。按照排球规则,完整的一支排球队应由12人组成,但历史系七七级男女比例悬殊,全班79人中仅有11位女生。全班女同学毫不犹豫地悉数参加,又从七八级吸纳了孙丽萍同学(图51),才得以组成了一支队伍。人数凑齐之后,由于这支队伍的多数同学排球基础较弱,甚至一些同学入学前未曾接触过排球,这在客观上为我提供了一个发挥排球优势的机会,无形中被赋予教练和队员的双重职责。在原女生九号楼前空地搭建的简陋球场上,我组织和带动大家利用下午课余时间或周末进行排球训练,从垫球、托球和发球等最基本的技术入手,从站位、换人和持球等最简单的规则起步,历史系女排练球的积极性很高,无论是垫球使胳膊淤血,还是传球不慎被戳伤手指,全然不顾,从围圈传球,到隔网练赛,训练的热情丝毫不减。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系女排队员很快便将读书的智慧发挥在排球的训练之中,球技飞速增长。不出多日,张爱萍、令狐萍、段小玲、吕秀琴基本掌握了垫球的方向,王琳、杨菲、高平、宁雪瑞的托球技术得到提升,徐方、孙丽萍、王秀珍的发球威力明显增强。更加重要的是大家的配合日趋娴熟,逐渐形成攻防阵式,初具竞赛意识,尽管是最基本的,但也是最有效的,这在之后比赛中屡屡得到证明。正式比赛开始之后,历史系女排每位队员都曾上场一展身手,使出自己的绝招。孙丽萍、徐方、王秀珍的发球大都能够直接得分,张爱萍、段小玲、吕秀琴能够将对方的发球有力地垫到他们的后场,高平和令狐萍脚下步伐灵活,能够通过快速移动救起险球,王琳、杨菲、宁雪瑞能够比较平稳的将球传递到我的面前,由我来扣球。我们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扬长避短,不断总结经验,一路高歌进入冠亚军的决赛。女排决赛是在历史系和政治系之间举行,于若洁临时担任我们的比赛指导,体育馆内人头攒动,长条凳上座无虚席,其盛况不亚于专业比赛。可以想象得到,这才是我们自己的比赛,是一支支同窗校友之间的竞争,学校体育最美妙的内涵尽显其中。比赛的过程同样是跌宕起伏和扣人心弦,历史系女排作风顽强,有件事我至今印象深刻,当时徐方的大力勾手发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得分点,在激烈的比赛中她曾因一时脑缺氧出现一过性晕厥,但片刻清醒之后继续参赛,使全队倍受鼓舞。场上队员奋力拼搏,场下同学们加油助威,每一次精彩的传球与得分都会引来阵阵喝彩声。助阵的队伍中有历史系男排的陈跃钢、梁力民、陈建平、厉志强、张云、张铁纲等,也有赵晶、桑宁、张世满、刘幼生、刘克敏、陈笑奇、陆加洋等一众同学,还有物理系和化学系的拥趸,此时的历史系女排队员俨然成为众多观者眼中的“球星”。最终,经过大家的团结拼搏,历史系女排夺得全校冠军,为历史系争得了荣誉,开创了历史系女排夺冠之先河。在校期间,学校曾多次举办排球赛事,历史系女排屡战屡胜,始终保持第一。赛场是运动员展示实力和魅力的平台,同时也是传播体育精神的舞台,我们每一个队员在赛场上的表现不单单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也在全校展现了历史系女排队伍和整个历史系的良好形象。
(图52-54)2018年3月18日文瀛八斋楼前留影
排球运动给我们带来欢乐、友谊和团结,不仅增强了自身的体质,而且收获了整个集体的凝聚力,加深了同学的情谊,至今仍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种情感深植于心,对于我来说,无疑是我与排球结缘中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40年后重返母校时,我们历史系七七级的女同学特意回到当年9号宿舍楼及楼前的训练场地(图52-54)故地重游。虽然楼名已改为“文瀛八斋”,楼前训练场的地面也由土地变为砖地,但我们的青春记忆并未褪色。(图55)1980年山大女排校队与老师合影。后排右起政治系黄京玉、化学系门英、外语系常巍、外语系赵嘉琳、生物系李毓秋。中排右起外语系顾琰、外语系王月莲、历史系孙丽萍、政治系徐静、生物系刘燕、艺术系闫海云。前排右起队务总管赵培元老师、教练李长瑞老师、历史系朱红勤、领队田思德老师、教练张道立老师
(图55)镶在玻璃框内的奖状,是山大女排获得全省大学生排球“三好杯”冠军所得,它使我回想起了山大女排的那些往事。根据1979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全国大学生“三好杯”篮球、排球、足球比赛,按顺序每年举行一项。1980年是排球的比赛年,各省大学生“三好杯”排球赛冠军队将获得参加全国赛的资格。为迎接山西省大学生“三好杯”排球比赛,1980年春季开学不久,山西大学女排校队成立,12名队员由外语系的常巍、赵嘉琳、顾琰、王月莲,生物系的李毓秋、刘燕,历史系的我和孙丽萍,政治系的黄京玉、徐静,化学系的门英、艺术系的闫海云所组成,教练员为张道立老师和李长瑞老师,我担任队长。在一个多月的赛前训练中,除了进攻、拦网、防守等单项技术训练和身体训练之外,加强队员之间的磨合,进行接近实战的有针对性的攻防训练,全面提高了女排队员的技战术及相互配合能力。4月21日,山西省大学生“三好杯”排球赛正式拉开帷幕,参赛队伍来自全省11所院校。正如前面所提及,在此次比赛中,我和多名当年的队友不期而遇,她们也分别是所在校队的主力。我们的第一场比赛对手为山西农业大学女排。山西农大是1979年由大寨农学院与山西农学院合并而成,其队长崔红,正是曾与我一道参加第三届全运会排球赛时的同队主力队员(见图49前排右二),山西农大女排无疑成为这次赛会中一支不容小觑的劲旅。在全部10场比赛中,有2场是在山大进行,恰巧山大女排与山西农大女排的这场比赛就在其中。比赛时可谓盛况空前,山大的同学们,尤其是我们历史系的同学们踊跃前往比赛场地加油助威,鼓掌呐喊,其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图56)比赛入场
(图57)我在扣球
4月22日下午3点,随着一声哨响,山大和农大女排双方队员迅速进入状态,打得你来我往,势均力敌,难分上下,充满悬念。一个个精彩的发球、扣球、拦网扣人心弦,助威队的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紧张激烈的比赛现场,到处洋溢着青春的热情,现场氛围急剧攀升。接着在后续过程中,山大女排展现出不俗的防守与进攻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技术特色和精妙的战术配合,接连得分,一直掌握着场上主动权,打得对方球员措手不及,最终直落三局,以3:0获得首战开门红。山大女排旗开得胜,队员们士气高涨,信心倍增。在接下来的赛场上,相继与其余9所高校较量,我们戮力同心,奋楫笃行,气势如虹,24日3:1战胜山西医学院队,25日3:0完胜山西财院队,26日3:1力克太原工学院队,27日3:0重创山西矿院队,4月29日3:1战败重机学院队……在为期13天的比赛中,一路披荆斩棘,突出重围,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山大女排在观众的观呼声中,以积分20的全胜成绩摘得桂冠。这次全省排球比赛,山大女排不仅为山西大学增添了绚丽的一笔,而且获得了前往山东参加全国比赛的门票。之后,山大女排升格为山西省女子大学生排球队,我继续担任队长。1980年8月,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三好杯”排球比赛在山东举行,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大学生排球赛。比赛共分大连赛区和青岛赛区两个赛区,每个赛区分两个组,一个组七个队,两个组共十四个队,采取单循环比赛制,大连赛区由“大连海运学院”承办。我们经暑假短暂集训后,代表山西省参加了全国大学生首届“三好杯”排球比赛,赛区在大连,见(图58)。(图58)女排与教练大连海运学院合影
(图59)我的拦网瞬间
(图60)赛后与对方握手
全国大学生“三好杯”排球比赛,参赛队伍强手如林,参赛队员高手云集。赛场上,我们尽情地挥洒汗水、奋力拼搏,挑战自我,每一个传球和扣球都凝聚着团结的力量,每一次发球和拦网都展示青春的活力。虽然我们最终未能进入决赛,但也收获颇丰,每一场比赛都是拼搏进取,自我成长的历练,赛后双方队员的相互握手,承载着公平竞技,友谊尊重,团结协作,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内涵。这种体育精神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始终铭记于心。在大学的4年学习中,从全校、全省再到全国的一系列排球比赛,延续着我的排球之缘,以至到现在同学们对我的提及也大多与排球有关。然而,当时我对排球训练和比赛之事,在思想上时有波动。在那个恢复高考后的“新三届”年代,同学们学习如饥似渴,惜时如金,我认为参加球队训练占用了很多课余读书时间,常常心感不安,甚至为逃避训练,曾经躲藏在10号楼下的丁香树丛中温习英语,让教练难以找到。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情形,不禁哑然失笑。事实上,体育精神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能够指导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如奥林匹克宪章所言,它“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参加排球训练的确占用了不少自习的时间,但它使我在学习上提高了效率乃至领悟力,同时能够更好地利用见缝插针的时间来学习。毕业后能够进入北大读研,从一个侧面说明,它非但没有影响到我的学习,而是实际上起到了促进学习的作用,并且成为一段值得回味的美好时光。 (图61)40多年前就是穿着这件球衣,胸前贴上队长标志的白色胶条,我和我的伙伴们走向赛场,这件球衣见证了我大学时代的青葱岁月和赛场风云。在这里,我要对排球说声谢谢。是排球练就了我的运动能力和体魄,磨炼了意志,培养了毅力,塑造了公平竞争的品质,养成了团结友爱的精神;是排球使我与山西大学、与历史系的同学们结下了更为深厚的感情;是排球令我更加难忘我的大学我的班。今年适逢母校山西大学120周年华诞,也是我们七七级大学生毕业四十周年,谨以此文致敬我的大学我的班。
2022年6月于京西
感谢同学张世满的多次督促联络,辛劳操作;感谢老班长丁东的电话推动和鼓励。感谢张铁纲,张世满,丁东,王秀珍,宋大川,徐方,厉志强,女排七八级历史系孙丽萍和外语系常巍等同学对回忆信息提供的帮助。大学和工作以来的40多年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或生活,所遇问题不论大小,常常得到同学们悉心相助。太原是同学聚会的大本营,我从1985年以来一直生活在北京,手中少有同学平时聚会的照片。小文是根据相片回忆的内容,挂一漏万。有趣的往事和要感谢的同学还有很多。然而,纸短情长,大学四年所结的同窗情缘,是我的幸运和骄傲,也是我永久的眷恋。若文中的字句和照片使用不恭,请同学耳提面命,随时删减改正。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